提質增效 前4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7%
在生活中,很多人都不知道提質增效 前4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7%是什么意思,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,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提質增效 前4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17%相關的一些知識,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!
國家郵政局5月2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1-4月,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68億件,同比增長13.7%。其中,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71億件,同比增長17%。
業內人士表示,隨著消費復蘇以及快遞服務的提升,快遞業務量增速有望保持高增長。同時,規模效應、自動化設備投入將促進快遞公司降本增效,快遞行業也將逐步由價格驅動轉向價值驅動。
(資料圖)
快遞量快速增長
數據顯示,1-4月,同城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8.7億件,同比增長0.7%;異地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23.7億件,同比增長18.5%;國際/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.6億件,同比增長54.1%。
據了解,同城、異地、國際/港澳臺1-4月快遞業務量分別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10.4%、87.3%和2.3%;業務收入分別占全部快遞收入的6%、50.7%和10.9%。
國家郵政局表示,與2022年同期相比,今年1-4月,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減少1.7個百分點,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增加1.2個百分點,國際/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增加0.5個百分點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中西部地區1-4月快遞業務量比重逐步提升。1-4月,東、中、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6%、16.2%和7.8%,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6.3%、14.1%和9.6%。
與2022年同期相比,今年1-4月,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減少1.3個百分點,快遞業務收入比重減少1.2個百分點;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增加1個百分點,快遞業務收入比重增加0.9個百分點;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業務收入比重均增加0.3個百分點。
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戴應軍近期在調研中表示,要堅持問題導向,深入細致了解當前農村寄遞體系建設的實際情況,分析矛盾問題、總結成功經驗,不斷暢通縣鄉村寄遞渠道,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、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行業力量。
服務質量穩定在較高水平
經國家郵政局測算,4月,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56.4,同比提升47.7%。其中,發展規模指數、發展能力指數、發展趨勢指數和服務質量指數分別為387、213.6、77.5和561.7,同比分別提升35.1%、25%、18.1%和72.8%。
從快遞業服務質量來看,4月,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預計為81.9分,同比提高3.6分。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預計為81.6%,同比提高7.2個百分點。
國家郵政局表示,今年4月以來,快遞服務質量穩定在較高水平。快遞企業持續優化進廠服務,推動設施設備資源共用,在優化定制包裝、倉配一體、數據共享等服務基礎上,通過精準預測、精準補貨,提升制造企業履約能力。
快遞企業聚焦大件服務,擴大大件貨物上門服務覆蓋范圍,推動家電寄遞“即送即裝”,通過航空運輸提升工業大件寄遞時效。快遞企業還開通了智能快遞車攬收服務,實現攬派效率雙提升;加大末端站點調配及開放力度,運用智能分單,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派送需求。
快遞業發展能力方面,行業正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,如新疆烏魯木齊與鄂西南(沙市)智能科技電商快遞產業園加速建設,南寧國際鐵路港分撥中心、鄂州花湖機場轉運中心、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、深圳航空貨運中心等穩步推進,快遞樞紐體系不斷健全。
同時,快遞行業著力提升跨境服務能力。如快遞企業新開通長沙-以色列特拉維夫、青島-比利時列日、鄂州-印度德里和武漢-阿聯酋阿布扎比等國際貨運航線,增加至歐洲直飛航線,國際航空寄遞干線運輸能力得到提升。此外,快遞企業綜合運用海、陸、空等多種運輸方式,開展柬埔寨、新加坡快件跨境寄遞,開通菲律賓航空與泰國陸運專線,RCEP區域服務 *** 更加完善。
浙商證券表示,中長期看,直播電商崛起帶動了 *** 的迅速增長,后期快遞行業包裹量增速或持續向好,行業有望保持高景氣度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