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執法動態】違規處置建筑垃圾如何治理,看看這個中隊有何訣竅?
(相關資料圖)
近年來,嘉定城管徐行中隊通過“123”工作法,扎實開展在建工地文明施工和渣土管理工作,堅持像繡花一樣精細化管控,嚴厲打擊各類建筑垃圾違法違規處置行為,全力維護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和廣大市民群眾切身利益。
一、堅持能力提升,健全一系列制度
定期開展業務培訓、錄音點評會、優秀案例分享會等系列活動,形成互相學習、互相促進的良好氛圍。整合執法隊員間“條線+片區+班組”的聯動優勢,切實提高辦理質量和辦案效率。完善分析研討機制,利用每日晨會對重大、疑難案件開展研討、部署、督查、點評,構建好高效反應機制,有效提升訴件處置滿意率和訴轉案率。始終保持“零容忍”的態度,對每起違法違規行為都要采取“一案三查”,對產生、運輸、處置環節進行追根溯源、依法核查、深挖細究,以高壓態勢打擊違法違規行為,對隊員的工作成效納入年度考核。
二、堅持科技賦能,用好兩個平臺
一是用好“上海市住建委工地安全管理平臺”。通過“上海市住建委工地安全管理平臺”對鎮域內的在建工地的揚塵、噪聲等項目進行全天候、全方位的視頻實時監管,達到了“數據一個庫,監管一張網,管理一條線”的信息化監管目標,確保轄區內建筑工地真正做到文明施工、規范施工、安全施工。二是用好“智能應用場景”平臺。依托鎮“一網統管”平臺,推進“智能應用場景”的視頻分析技術在城市治理領域的開發創新和執法實踐。拓展“非接觸性執法”在查處渣土車無證清運、不按規定路線行駛、建筑垃圾隨意傾倒等方面的運用,推動城管執法由被動處置型向主動發現型轉變、由經驗判斷型向數據分析型轉變、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機交互型轉變。
三、堅持重拳出擊,貫徹三個嚴格
結合“工地分級分類監管”“雙隨機一公開”等工作,以日間每日1-2次、夜間每周2-3次的頻率、重點區域24小時值守的模式,開展常態化執法檢查。一是嚴查主要道口。在嘉羅公路瀏翔公路、澄瀏公路、滬太路等與外鎮相接的陸路道口設卡,逐一排摸、登記檢查,依法嚴格查處偷運建筑垃圾等違法違規現象。二是嚴控碼頭卸點。做好鎮域內正規卸點(東至和橋路、南至練祁河、西至施曹公路、北至和橋村嘉羅公路)的檢查工作。對私設渣土卸點和未登記備案的消納點,依法按照擅自處置渣土和建筑垃圾進行查處取締。三是嚴守在建工地。繼續嚴格落實好在建工地固守的工作機制,嚴禁無證、未密閉、未沖洗等不符合規定的渣土車輛出入。裝潢垃圾和拆違產生的拆房垃圾須運往指定的消納點進行處置。
下一階段,嘉定城管徐行中隊將進一步做實做好社區城管工作室品牌建設,依托“居委、物業公司、業委會”三駕馬車平臺,結合城運網格工作模式,深化管執聯動,進一步加強對住宅小區、沿街商戶裝修垃圾的管控,加大對擅自處置裝修垃圾的執法力度。
原標題:《【執法動態】違規處置建筑垃圾如何治理,看看這個中隊有何訣竅?》
標簽: